1.赛事活动风险处置方案有哪些
2.四川省“十二五”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第四章 基础建设
部门应急预案是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制定的预案。
1、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2、铁路防洪应急预案
3、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4、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应急预案
6、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7、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应急预案
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应急预案
9、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
10、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11、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2、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13、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5、中国红十字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16、国防科技工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8、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9、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0、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1、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22、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3、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24、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5、水路交通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26、公路交通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27、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28、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应急预案
29、农业环境污染突发应急预案
30、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31、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32、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3、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5、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6、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38、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
39、铁路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40、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41、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42、突发公共卫生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
43、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应急预案
44、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应急预案
45、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
46、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
47、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48、司法行政系统突发应急预案
49、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应急预案
50、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应急预案
51、海关系统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2、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53、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4、旅游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5、新华社突发公共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56、外汇管理突发应急预案
5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赛事活动风险处置方案有哪些
团队爬山活动策划方案1
我们在事业上寻觅着生命的亮点。春节后几个月的忙碌过去,为丰富一下大家的业余生活,在公司之余组织大家一次春游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二、活动人员:
全体公司成员
三、活动地点:
xxxx山
四、活动目的:
1、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2、通过本次活动促进一下公司新老员工的交流,彼此之间加深解。
3、培养公司员工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使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集体的力量。
4、让员工们离开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回归自然。
5本次爬山活动既是一次旅游,也是一次身材磨炼,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加强员工进行体育磨炼的意识。
五、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1活动日期:xx年xx月xx日
早上8:00公司集合。8:20出发。9:00左右到达,开始登山比赛。
游戏环节、拓展项目环节;中午简餐环节。下午16左右返回,晚饭聚餐。
2、活动地点:xxxx国家森林公园
3、活动项目户外爬山,团队比赛以及拓展游戏项目。
4、活动参与人员:
5、预算费用:
6、活动策划人:
7、安全保障预员:
六、活动团体游戏
1爬山比赛
2、游戏名称:交换名字
3、猜词游戏
七、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期间,参加者应特别注意安全,一切同从指挥,严格禁止脱离组织擅自行动。
2、各位成员务必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退。保护环境,除笑声什么都别留下,除回注意事项
3提醒全体同学们出发前手机充足电,出游全程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方便联系。
4出行时由同学们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应急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晕车药等等,以处理突发状况。
八、应急预案
1、如果5月15日出现恶劣天气,不能如期正常出行,则活动时间改期,活动时间再议。
2、如果出发前出现有因身体不适不能参加,对该全体员工进行合理安排,让其留下休息。若发生在游玩过程中,则应当就近联系负责人,并及时联系医生,事先由负责人解景区的紧急电话。
九、最后提示各位参与者贵重物品,贵重财物不要随身携带,以免丢失。
团队爬山活动策划方案2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为了丰富员工的文化体育生活,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集团机关拟组织开展“重阳登高比赛”活动,作为集团xx年“快乐健身、活悦瑞华”系列体育赛事重要活动之一。集团机关登山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登山时间:
20xx年1月11日
二、活动地点:
白云山
三、参加人员:
集团机关全体员工
四、比赛具体安排:
1、起点:
2、终点:
3、登山分组:本次登山比赛以部门为单位分为5组,由各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分组如下:
集团领导组(集团总裁、副总裁、总裁助理)
行政人事组(人力部、行政办公室)
财务组(计财部、资金部、稽核部)
工程项目组(合约部、工程部)
汽贸综合组(综合管理部、汽车板块各店财务经理)
4、比赛规则:各组的组长负责带领各自的小组,听到登山比赛开始的命令以后,从起点统一出发,按照全体小组成员完成全程所用时间的平均数评定小组名次。比赛结束后由各组的组长带队下山。
五、奖励方式:
1、以小组为单位设登山集体奖,取前三名,颁发奖金。第一名8元,第二名5元,第三名3元。
2、根据年龄段及性别设置个人奖:
青年段(35岁以下)冠军男、女各一名,奖品(精美提花毛巾);中年段(35-6岁)冠军男、女各一名,奖品(精美提花毛巾);年长段(6岁以上)冠军男、女各一名,奖品(精美提花毛巾)。
六、注意事项:
1、参赛人员穿着统一订制的企业形象文化衫,在比赛中须穿运动鞋或者球鞋,登山时注意途中安全;
2、比赛中提倡“友谊、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3、中途放弃比赛或身体不适须通知部门领导;
4、参赛人员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爱护生态环境,禁止乱丢垃圾。
团队爬山活动策划方案3
一、活动主题:
登高望远,亲子同行
二、活动地点:
照母山植物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15日上午8点30分(遇雨顺延至下周日)
四、参与人员:
巴蜀蓝湖郡小学1年级2班全体同学和家长共同参与
五、活动目的:
培养小朋友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与梦想的精神,收获成长过程中更多的美好回忆,促进亲情沟通而开展这一场生动活泼的亲子登山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点燃小朋友热爱运动的,为同学搭建一座通向友谊的桥梁,让小朋友能够充分展示自己,过一个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六、活动内容:
1、8:45到达植物园旁的人和水库草坪集结,各组员在各组组长处集合。
2、9:00,全体由10—1倒数,活动开始,介绍各组情况,各组 口号 自定;
3、刘老师致词;
4、热身运动:A:健身操(健康歌);
B:亲子接力赛,孩子与父母共同参与到一组进行;
5、登山活动开始,路线:从植物园出口进山,沿公路上行,上览星塔,中途每组小朋友找到佩戴本组同样标志的家长参加智力游戏,到达山顶后合影颁奖。颁奖嘉宾胡老师;
6、下山由各组自行安排,活动结束。
七、活动要求:
请每位同学发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与家长共同完成;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达到锻炼目的;体现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注意安全。
八、物品准备:
1)现场布置:彩色气球,横幅,分组标志。
2)活动用品:接力棒、手持扩音器、录音机及音乐。
3)奖品。
九、温馨提示:
A、为小朋友准备干毛巾、水,便于活动的鞋及衣物。
B、登山过程注意安全,请勿抄小道,防止摔倒。
团队爬山活动 策划方案 4
一、活动目的:
1、丰富文化生活,倡导全新的健身理念,增强健身意识。
2、加强各所的交流,增加同事的凝聚力。
二、活动时间:xx年10月22日(星期五)上午8:45准时到xx集合
三、参加人员:分局全体人员(各所、窗口留一人值班)
四、登山地点:xx
五、具体方案:
(一)登山活动路线:瓯海娄桥东耕村山脚——山间小径——白云山庄
(二)活动安排:
(1)上午8:45——在瓯海娄桥东耕村山脚集合,领导宣读登山活动注意事项。
(2)9:00——开始登山(按照指示路牌)。
(3)11:00——11:30集合,领导颁奖。
(4)11:30——14:00中餐(开车同志请勿喝酒)、自由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5)14:00集合、返回。
六、工作人员:
活动总指挥:
总领队:
组长:
终点总裁判:
男子组顺序号发放:
女子组顺序号发放:
安全保障人员:
本次登山活动,重在参与,整个过程要注意礼让,安全第一。从起点到终点不得抄近路或乘坐交通工具,一经发现取消成绩。
八、奖项设置
分设男子组和女子组:男子组取前12名,女子组取前3名(到达山顶并从工作人员手中取得顺序号的先后)给予物质奖励;团队奖一名:取前15名中合计个数最多的团队(以每个所为一团队、分局科室合并为一团队)
注意事项:
1、本次登山难度中等,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酌情考虑参加。各所及科室负责人做好本所(科室)人员的安全教育,一切以安全为重,一切行动听指挥,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相互关照,严禁冒险的攀爬行为。
2、着装轻便(宽松衣服和运动鞋),鞋子要有防滑功能,以方便登山。
3、登山前做好热身运动,特别是踝和膝关节要活动开。如遇意外受伤或体力不支无法完成登山者请及时联系。
3、注意环保,不乱丢烟头和垃圾,保护山上的一草一木。
团队爬山活动策划方案5
活动目的:
为了锻炼员工身体,提高员工的身体锻炼意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适当舒缓压力,同时也为促进员工竞争意识,培养思考和沟通交流能力。
活动时间:
待定
活动地点:
海宁东山参与人员:王建林、平明红、徐丽华、朱礼忠、王欧琼、王华、徐华成、吴燕、潘佳锋
具体方案:
1、爬山活动需到达提前给定的多个景点,手机自拍参照物予以确认,按到达准确个数给分。
2、到达几个预定景点后可登顶,按先后顺序给分。
3、附加分,爬山过程中和游客合照给予附加奖励分数。照片标准?计分标准如下图:预定景点到达分共5处,每处10分登顶名次记分按先后顺序第一50分,第二45分依次递减游客合影加分每一张认为有效照片得2分,最多五张得11分。
具体的行程安排如下:
13:00行政楼集合出发(王总,潘佳锋的车)13:40到达东山,宣布规则,以及注意事项。14:00—14:30预定地点熟悉15:00比赛开始16:00山顶集合休整17:00公司聚餐、颁奖活动以及导演评分。
注意事项:
1、要求统一穿工作服,携带华韵的彩旗。
2、手机电量情况。
3、智标塔门口为本次比赛终点。
4、请维护好公司形象。
5、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随身物品。
6、按指定时间集合,随时保持电话畅通。
团队爬山活动策划方案6
为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营造团结协助、和谐发展的团队精神,凸现学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展现教职工队伍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在春意盎然之际,经学校研究,将于三八节前夕,组织女教工开展登山比赛活动,为了保证此项活动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现制定如下的具体方案:
一、参加对象
身体状况适宜参加登山活动的全校在岗女教职工。
二、乘车出发时间、地点
1、3月7日8:20永宁花苑飞龙路门口
2、3月7日9:00学校北大门
三、活动流程
1、本次活动由学校统一发车。有小车的教职工最好自驾至学校北大门口集中上车,各分会清点人数。
2、车程约2小时到达南山竹海,抵达后先休息,用中餐(工作餐)。
3、徒步南山竹海景区门口,分会清点人数,领发队旗、拍集体照。
4、徒步登山起点后(约25分钟),(拍集体照),以分会为单位开始登山活动。各队旗手及护旗手进行登山比赛。按队旗到达山顶校旗区的先后顺序取前三名分别奖励获奖集体每人100元、80元、50元。
5、到达山顶校旗区各分会清点人数,拍分会集体照(注意安全)。
6、以分会为单位集体徒步下山。也可乘缆车下山,在缆车上悠悠的欣赏竹海。
7、活动结束后(15:30),教职工仍乘坐原班车回家。各分会车上清点人数。
四、工作安排:
1、现场安排:范迪新
2、安全负责:苏春菊、薛继红、史维琴、杨艳芳、李月琴、曾文梅、陆敏、吕秀娟、钮贵芳
3、裁判发奖:王小平
4、摄影报道:郑建耸、窦苏明
5、后勤保障:丁霄云
6、医护负责人:外聘
五、活动要求:
(一)对所有参加人员的要求
1、本次登山活动为集体活动,要求广大教工积极参与,并提前安排好工作,按时参加登山活动。
2、整个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大局意识,严格遵守纪律,加强自我保护,维护学校荣誉。
3、进入景区后,必须遵守景区规定,不携带火种上山,不随意丢弃垃圾,不破坏景区植被。
4、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在狭窄路段逗留时千万不要拥挤。
(二)对各分会的要求
1、活动前各分会必须召开会议,使全体会员明确此次活动的全部内容,特别是活动要求,确保活动安全。
2、各女工委员负责对本分会参加人员的组织和管理,特别是安全督导。
3、整个活动期间,各女工委员必须保证手机通讯畅通。并及时与指挥小组沟通情况。各分会之间要相互支持和配合。
4、登山开始前和活动结束前,各分会务必清点人数。
(三)对活动工作人员的要求
1、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热情服务。
2、通讯顺畅,沟通及时,反应迅速。
六、温馨提示
1、穿着要宽松,运动服装较好。一定不要穿皮鞋爬山。请注意天气预报。
2、登山活动往返大约需要3小时,沿规定的路线登山,并根据体力和身体状况,调节好登山速度、量力而行。
3、登山前做热身运动,特别是脚踝和膝关节要活动开。
4、登山时要团结友爱,相互照应,不要独行。
四川省“十二五”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第四章 基础建设
1、人员风险预案
(1)相关人员出现伤病 ①依据赛事规则或人员替换规则对选手、裁判员、工作人员或志愿者进行及时替换,确保赛事正常进行。②通知医疗人员对选手、裁判员、工作人员或志愿者进行救治。③医疗人员在进行现场处理后决定是否将伤患送往医院。④风险控制人员将相关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2)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未能按时到场①相关部门主管应立即联系工作处,同时将情况上报。②紧急调度备用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代班或代岗。③相关部门将处理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3)选手、裁判员集体迟到①风险控制人员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赛事组委会。②风险控制人员用广播说明比赛推迟原因,播放事先准备的音乐、活动等,安抚观众的情绪。③风险控制人员联系上级部门,尽快查明迟到原因,如是选手、裁判员自身原因,则由服务处主管依据赛事组织有关规则及工作程序进行处理。④经确认是由于交通阻塞导致的迟到,赛事组织人员应重新设定比赛时间。⑤主管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告知比赛推迟原因,各部门主管通知各个岗位做好应对措施。⑥主管将有关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4)选手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①风险控制人员应迅速控制局面、了解情况、查明原因,如事态严重,则需紧急调度安保人员介入,以控制事态发展。②如有人员受伤,工作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疗人员对有关人员进行救治。③医疗人员在现场处理后决定是否将伤患送往医院。④风险控制人员应与选手及时沟通,通告处理步骤,安抚选手的情绪。⑤风险控制人员将相关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2.场馆器材损坏或故障风险预案
(1)器材损坏或故障①风险控制人员应立即报告后勤部门,并准备使用备用器材②调度后勤部门进行备用设备的安装,并调度歌手进行表演,安抚观众的情绪。③由裁判员决定比赛是否继续进行,并及时通报主管。④风险控制人员应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2)网络故障①风险控制人员应立即报告技术部门,准备诊断和维修。②技术部门进行网络的诊断与维修,并调度歌手进行表演,安抚观众的情绪。③由裁判员决定比赛是否继续进行,并及时通报主管。④风险控制人员应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3.自然风险预案
(1)暴雨、骤雪、台风等恶劣天气风险预案 ①赛事组委会决定比赛是否推迟或延期,并告知各参赛队伍及观众。 ②风险控制人员告知组委会其他部门比赛是否推迟或延期,并做好应对措成
(2)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预案①风险控制人员立即拨打救助电话进行紧急求救。②风险控制人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有序撤离。③风险控制人员配合救援人员进行紧急救助。④风险控制人员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3)断电事故风险预案①风险控制人员迅速了解故障原因,将有关情况报告主管。②依据具体断电原因调度后勤部进行紧急维修或启动备用电源。③风险控制人员和安保人员立即控制现场局面,并安抚现场人员的情绪。④故障排除后,确认比赛器材是否达到比赛要求,并决定比赛开始时间。⑤风险控制人员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赛事组委会。
(4)失窃应急预案①失窃一旦发生,察觉时往往难以追回,可在场馆建设时安装监控,防止此类的发生②并尝试根据监控录像追回失窃物品。③备案,做好设施的申报与补全工作,尽量不影响使用者。
(5)骚乱应急预案①当体育馆内发生混乱、争吵、斗殴或严重骚乱,管理人员应及时到场进行处理,②必要时直接报警。(6)财务风险预案①我们要对资金运用有详细合理的规定②日常的各项收入与支 出有详细的记录,③每日进行财务总结,保证资金运作正常。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工作领导与指挥体系。地方对本行政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负总责,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部门(单位)是本部门(单位)应急管理的工作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领导应急管理工作“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突发应急处置工作。突发发生后,根据需要,建立党、政、军、武警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应急指挥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
——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突发应急处置制度。省、市(州)、县(市、区)分别负责重大以上、较大、一般突发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重大以上突发发生后,事发地各级应立即组织先期处置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市(州)、县(市、区)是突发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的应对处置工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各自的职能职责,参与相关类别突发的应对处置工作。
——建立健全规范高效、运行有序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及其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或明确办事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充分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解决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装备等问题,努力为应急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建立健全突发应急管理调查评估制度。按照《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大以上(含重大)的各类突发应急处置结束后,由省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对事发地市(州)、县(市、区)在发生前的预防预警、日常应急管理、发生后的应急响应与处置、造成的影响损失、的原因性质等进行综合调查评估。各市(州)、县(市、区)根据突发级别,分级建立应急管理调查评估制度 。 ——强化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对各类突发信息的统一归口管理,严格按照突发信息报送时限、范围、内容和程序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信息,不得迟报、漏报和谎报、瞒报。健全完善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军队之间突发信息交流机制,强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
——依托村社工作人员和整合现有的灾害隐患监测员、驻矿安监员等各类人员,建立基层专(兼)职突发信息员队伍,并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分别配备1名专兼职突发信息员。
——整合“119”、“110”、“120”、“122”等各类公众信息接报平台,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以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为汇集点的公众信息接报平台网络。以互联网为载体,在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突发信息接报平台,实行统一接报、分级核实、及时反馈,鼓励社会公众及时报告各类突发信息,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建成开通四川省突发信息公众接报平台。
——建立完善省级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平台,结合实施“数字减灾”工程建设,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建立健全突发预警信息快速播发体系,拓宽传输渠道。加强偏远高风险地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基层信息员的作用,结合鸣锣、吹哨、村级广播等传统方式,减少信息覆盖盲区,切实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坚持信息公开、正面引导,按照及时主动、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实行处置与新闻报道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尊重公民知情权。完善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新闻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突发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加强现场媒体服务与管理,开放有序组织媒体访;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在全省应急预案体系已基本建立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重点推进应急预案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制定完善医院、供水、供气、供电等生命线工程以及能源、通信、运输、粮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应急预案,所有重大节庆活动、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都必须制定应急预案,真正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负责对本级及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突发应急预案实施统筹管理,做好预案编制的指导、衔接、备案等工作,并建立各类应急预案适时修订制度,强化通过修订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突发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13年底前,完成全省所有应急预案的修订。
——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依托有关部门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地震救援、公安消防、森林草原防火、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矿山救护、卫生防疫、危险化学品救援、环境应急、民航应急、水上搜救、反恐指挥等演练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综合及各类专项预案演练,提高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的实战能力。县级以上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综合应急演练;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组织和单位每年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组织开展以逃生避险为主的应急预案演练。 ——整合利用现有的系统办公业务和各有关部门(行业)的专业系统,建设省、市(州)、县(市、区)应急指挥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格式要求,实现省与院、省直相关部门和各市(州)、县(市、区)之间的互通互联。到2015年,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全面完成省、市(州)和县(市、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形成纵横相连相通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实现值守应急、信息汇总与发布、整合与共享、综合研判 、指挥调度、会商、决策和总结评估等功能,为预防处置各类突发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共建共享、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以各级应急指挥平台和部门专业应急平台为载体,整合利用各市(州)、县(市、区)及省直有关部门的信息,建立集统计、查阅交换、更新维护等信息数据准备、共享与交换系统,为突发预测分析、预案编制、处理、指挥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十二五”期间,分阶段完成省级应急基础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录入、省直部门专业信息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各市(州)应急数据库建设;到2015年,全面完成覆盖到县(市、区)的数据库网络建设。
——完善提升公安、卫生、民政、国土、安全监管、环境保护、铁路、交通、农业、水利、林业、地震、气象等专业应急平台功能。加强省和市(州)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生产应急信息,形成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加强县以上公安指挥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成都市以及其他敏感区域城市反恐应急能力。加强突发环境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实现对重特大突发环境的应急协调和指挥功能。健全省和市(州)公共卫生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统筹区域医疗,实现对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中毒、紧急医疗救援等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建立省、市(州)和重点县(市)突发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集、传输和科学决策。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地震灾情速报网络,进一步完善提升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拓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应急协调指挥功能,提高现有畜牧系统的动物疫病疫情应急协调指挥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省信访、物价以及能源、粮食、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病虫害防治等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置功能。 ——健全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应急车辆绿色通道制度,加强突发发生区域的交通管制与疏导。整合利用驻川工程部队、地方企业的大型机具、特种设备,建立相关数据库,完善紧急调用机制,发挥其专业设备和技术优势,提高因灾损毁道路、桥梁的快速抢通保通能力。充分发挥交通战备保障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完善交通战备保障与紧急运输保障的协调联运机制,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危险发源地的通达能力。
——健全完善公路、水路运输能力紧急调度机制,逐步在全省建立起运力集结、补给、医疗救助、车辆维修的交通应急救助网络,充分发挥现有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系统的紧急运输保障能力。依托省内现有大型运输企业,建立紧急运输服务基地。补充完善重要公路和水路交通枢纽的工程抢修装备,提障及修复能力。加强紧急运输保障队伍建设,以地方道路客货运输骨干企业为依托,建立紧急运输保障车队、船队,完善指挥调度协调机制,有效保障应急物资抢运和旅客疏散。加强重点林区、城中村的消防通道建设。
——建立空中运输、铁路运输紧急协调、调用和补偿机制,简化调用程序。加强与驻川空军、陆航部队、民航管理部门、航空运输企业和铁路管理部门的协调衔接,建立关系密切、运转高效的空中和铁路紧急运输保障机制。 ——健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机构间通信网络,增加补充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队伍配备的适用通信装备,完善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
——增加移动发电设备等应急通信电源配置,保障应急供电需求。加强公用通信安全保障,提升网络抗毁能力。到2015年,基本实现网间关口局多路由、多节点保护,骨干线路双路由保护,本地业可迂回。
——进一步拓展公众通信网络紧急呼叫优先接通、互联互通以及终端用户定位等功能。充分利用四川机动通信局、四川移动应急通信局、公安厅、省人防办、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的应急通信装备,发挥四川联通应急保障大队等专业保障队伍的作用,新增一批机动通信应急装备,提高重特大突发现场的实时通信保障能力 。
——加强公用应急通信网络未覆盖区域的专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确保应急通信所需。补充完善有关部门现有应急通信系统,并根据自身需要增加保密通信设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按标准配备适用的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无线通信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各地区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构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间的指挥调度通信网络,实现省、市(州)和县(市、区)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的连接。统筹规划各专业部门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以专业应急通信为主、公用应急通信为支撑,形成快速搭建现场应急通信平台的能力。
——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特点和应急通信的薄弱环节,推进实施乡村应急通信系统完善工程,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现有的乡村通信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并将其作为农村区域通信应急保障系统,储备对应的通信终端,适当增加卫星电话等配置,保证应急通信所需。 ——大力开展防灾救灾应急科普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的宣教活动,提高应急科普知识普及率。每个县(市、区)至少选择1个基础设施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教育培训单位作为应急科普宣教基地,对公众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同时作为应急志愿者培训基地,各级公安、安全监管、地震、环境保护、卫生等部门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志愿者培训。加强大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将应急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演练。将应急知识作为职工在职培训和就业对象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应急知识宣传和安全教育。
——加强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在相关栏目、专题中刊播应急知识。利用各种科普活动月、宣传周、宣传日和灾害纪念日等,取举办讲座、布设展板、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开展防灾救灾等应急知识科普宣传活动。依托现有的科技馆、地震遗址纪念馆等,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到2015年,全省公众应急知识的宣传覆盖面达到90%以上。
——依托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部分高校和省安全生产科技中心等,增加应急培训相关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建设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每年举办1—2期全省应急管理培训班,对全省市(州)和县(市、区)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干部等进行应急管理培训。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远程教育系统,对重点企业、街道、乡村、学校和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省、市(州)、县(市、区)分级建设应急互联网站,形成面向公众的应急知识宣传平台体系。
——从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中遴选一批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教学骨干和兼职教师,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培训指导纲要,参照国家应急培训教材,结合我省实际,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干部需要和不同工作岗位要求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
——建立应急管理国内外培训交流与合作机制。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国内外应急管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川讲学,定期安排应急管理人员赴国内外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经验,提高预防处置突发的能力。 ——结合全省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大力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开展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加速推进已有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切实加强应急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围绕预防处置四大类突发,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检测检验机构,争取和建设一批具备应急快速检测检验、分析和模拟仿真计算能力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等科技平台,整合现有科技,优化科技力量布局 。
——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有关单位联合攻关,围绕预防处置四大类突发,重点加强对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煤矿瓦斯爆炸、天然气气井井喷、油气管道泄露和爆炸、突发环境、重大疫病疫情、植物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突发社会安全等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等技术研究,提高早期发现、防范和处置能力;开展地震、火灾、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运输事故、群体性中毒、重大疫病疫情、综合减灾等关键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健全城市防灾及应对突发社会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城市综合防灾与保障新技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应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急装备研发工作。
——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我省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各类应急人员资质管理等标准规范,完成应急通信互联、信息交互和共享、应急分类及配置等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工作。
——加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省、市(州)、县(市、区)分别组建专家队伍,完成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和组建专家组等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和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信息网络。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决策咨询机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