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8496@qq求应急预案

2.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相关设施的建设是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吗

3.我国现在从国家层面来说建立了多少个预案

4.四川省“十二五”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第四章 基础建设

5.湖北省突发应对办法

6.急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的资料

体育赛事安全检检查应急处置预案_体育赛事安全方案

一、第2.1.3条修改为:“在省办公厅内设海南省应急管理办公室,加挂海南省专项应急指挥联动中心的牌子,增加办公厅应急管理的职能。应急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一)督促落实省突发公共应急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和指示;

(二)拟订或者组织和实施拟订应对突发公共的工作规划和应急预案;

(三)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和执行情况,并给予指导;

(四)督促检查有关部门、下级人民和有关专业机构的突发公共监测、预警工作情况,并给予指导;

(五)汇总有关突发公共的各种重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建议;

(六)承担本级突发公共统一信息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

(七)监督检查、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的突发公共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八)组织制订安全常识、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演练,报省批准后督促落实;

(九)根据应急预案的规定,明确指挥部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处置突发公共工作中的职责;

(十)省突发公共应急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二、增加一条作为2.4:“部门应急直接责任分工

省公安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

2.人质;

3.化学、生物、放射性和有毒物质造成的危机;

4.火灾;

5.爆炸及爆炸物恐吓;

6.计算机攻击;

7.道路交通事故;

8.恐怖袭击;

9.劫机;

10.人为事故涉嫌犯罪案件的侦查;

11.异常天气(台风、暴雨、浓雾)条件下的公共秩序;

12.事故灾难;

13.灾害现场安全控制、交通管制、围观人群疏散和控制;

14.群体性突发以及公共场所密集人群骚动、拥挤、踩踏事故等。

省外事侨务办公室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外、涉侨突发,各类突发中涉外、涉侨事务的处理。

省国土环境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核事故、核辐射事故,放射性污染物事故,危险废弃物污染事故,矿产开发不当造成的事故和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区域、流域性恶性水污染、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破坏事故等;

2.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海岸工程和陆源污染)。

省农业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农作物自然及生态灾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畜禽传染病疫情,农作物疫情,涉及农业有害生物侵入。

海南海事局(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海洋环境污染(船舶和港口海域污染);

2.船舶、设施在海上发生火灾、爆炸、碰撞、搁浅、沉没事故,油类物质和危险化学品水上泄漏事故,民用航空器海上遇险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海上搜寻救助、打捞。

省交通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因气象灾害、火山、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以及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造成的高速及干线公路瘫痪处置和修复,公路交通、内河水路交通处置;

2.车站线路异常人群拥挤事故处置;应急交通工具和道路保障等。

省水务局(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水旱灾害,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水电开发造成的地质灾害、环境生态灾害,城市供水、排水系统事故,河流和水库水位监测、预警和水库大坝的紧急修复。

省卫生厅(省疾病控制中心)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源性疾患;

2.食品安全事故、职业中毒和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受害人群和地区紧急医疗救助、卫生防疫、卫生环境控制、医院准备、尸体消毒处理等。

省通信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通信网络事故、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地面、海底通信线路和设施事故,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公共或特种(卫星电话、移动机站等)通信保障。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油气田事故,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陆上石油天然气开及储运事故、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生产事故调查处理;

2.因气象灾害、火山、破坏性地震、地质灾害以及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造成的铁路瘫痪处置和修复,铁道列车运行和线路事故的处置。

省人事劳动保障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人事劳动保障方面的群体故。

省民族宗教事务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宗教方面的群体件。

省红十字会(红新月会)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灾难事故、自然灾害和突发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支援,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开展募捐工作。

省邮政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邮政应急以及应急处置中的邮政协助。

省教育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涉及学校的突发处置;紧急状态下的儿童保障和学校上课恢复措施。

省粮食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粮食市场告急,粮食脱销,群众集中购粮;

2.实施粮食调运和加工、粮情监测等措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中受灾居民的粮食保障等。

省消防局(省公安消防总队)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火灾扑救、遇险人员和有限空间人员营救。

省新闻办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归口管理本行政区紧急状态下的新闻报道工作;

2.提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新闻报道意见;做好本行政区紧急处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情况的新闻发布工作;

3.协调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民航海南安监办(美兰机场、凤凰机场)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空难,航空器、机场事故,大量航班延误造成人群聚集,以及应急航空运输保障。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物资及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督,食品质量安全事故。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紧急状态下的市场秩序监管和流通商品质量监管。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紧急状态下的食品、药品监管;

2.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紧急生产、储备、购、调度;

3.因药品和医疗器械事故引发的群体。

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事故;大型文艺演出、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引发的停演、停赛等。

省信访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信访引发的群体性上访。

省地震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地震灾害,火山爆发的预防、预报,以及灾害现场应急救援保障。

省林业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森林火灾,野生动植物灾害,涉及林业外来有害生物侵害。

省金融办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暴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2.因兑付和金融机构撤销(关闭)以及上市公司暂停和终止上市引发的债权人、股民恐慌挤兑;

3.金融机构重大被盗、被抢和特大;

4.支付清算计算机系统事故的危机处置;发行库、发行基金调运、供应危机和金融机构大面积支付危机的处置。

省建设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建筑物倒塌和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城市供气系统事故和城市桥梁事故的处置和修复。

省海洋与渔业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风暴潮、海浪、海啸等海洋灾害的预报、预警;

2.赤潮灾害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渔船及渔业水域污染、海洋工程和海洋倾倒污染),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

省发展与改革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电网停电事故,以及应急电力供应保障;

2.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物资(专用、通用物资)以及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紧急生产、储备、购、征用、调度;

3.制定恢复重建经济政策,制定市场监控、价格紧急措施和非常措施等。

省商务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紧急进口事项。

省财政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将省级负担的应急资金列入部门预算(日常应急管理费用、预案编制修订审查费用和预案大型演练费用等);大型综合演练单独按项目预算安排,一般演练在正常工作经费中列支。将省级负担的应急准备金在预备费和救灾资金中列支。

2.费用的紧急拨付(救援队伍启动费用、现场救援费用、紧急生产启动费用、应急设备物资调运准备金、征用非设备物补偿金和赔偿金、受灾居民伤病医治、生活补助金等)。

省气象局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省民政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受害人群饮用水和食品、粮食等救助;

2.避难场所的准备和确定;

3.帐篷调配和临时房屋的征用;尸体处理。

省科技厅负有直接处置责任的事项:

重大应急技术规划,组织紧急攻关、技术咨询等。”

248496@qq求应急预案

5月22日,世界马拉松运动史上迎来“至暗时刻”:甘肃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发生公共安全,共致21人遇难、8人受伤。甘肃省委、省随后成立调查组,对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

遭遇极端天气,导致参赛选手在没有备足保暖物资的情况下发生“失温”现象,是此次最直观的原因。背后关于组织方赛前预案、赛中组织、事后应急处置是否妥当等问题,目前尚在调查之中。出现如此惨烈的,追责问责自然逃不了。然后在“失温”的越野赛背后,一路奔跑的马拉松热也正该进行深刻反思。

从传统马拉松到山地马拉松,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不断,热度一路攀升,甚至到了“闭眼狂奔”的地步。据中国田径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马拉松相关赛事仅39场,至2019年赛事数量达到1828场,增长约46倍。

企查查招投标信息显示,含关键词“马拉松”相关招投标信息近4000条,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地区,其中浙江相关招投标信息最多,共400余条,湖北和广东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甘肃排在第十,含“马拉松”招投标信息173条。而就是5月23日,甘肃越野赛的第二天,浙江湖州就紧急叫停莫干山越野跑挑战赛女子10公里项目。

各大城市举办马拉松,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亦可以促进当地交通、 旅游 、零售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成熟运作马拉松赛事18年的厦门为例,据统计部门分析,厦门马拉松赛给厦门的企业带来的营业收入逐年增加,2017年“吸金”超过6亿元。

赞助商投资、参赛报名费、比赛场地租赁、以及延伸出的餐饮、住宿、 旅游 、购物等一系列消费,马拉松的经济效应肉眼可见。《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马拉松年度产业总产出达746亿元。

然而在“跑马热”背后,对赛事本身的争议也不断升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仓促“上马”的赛事因经验不足、组织不力、赛事保障不全,导致马拉松赛事中的猝死频频发生,成为媒体和大众吐槽的热点。从全民狂欢参与,跑马成为一种炫耀,参赛人数成为热点,到规范赛事体检,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赛事运动中的保障,这些年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已经在逐步降温。而此次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之后,国家 体育 总局已经紧急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压实 体育 系统的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体育 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和举措。马拉松赛事不应成为资本的“摇钱树”,任何时候赛事安全和风险控制都应该放到第一位。希望马拉松热就此凉一凉,类似惨案不再发生。

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相关设施的建设是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吗

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

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应急预案的类型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类型有以下四类:

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

针对已辨识的危险制定应取的特定的应急行动。指南简要描述应急行动必须遵从的基本程序,如发生情况向谁报告,报告什么信息,取哪些应急措施。这种应急预案主要起提示作用,对相关人员要进行培训,有时将这种预案作为其他类型应急预案的补充。

应急响应预案

针对现场每项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的应急响应预案。应急响应预案要包括所有可能的危险状况,明确有关人员在紧急状况下的职责。这类预案仅说明处理紧急事务的必需的行动,不包括事前要求(如培训、演练等)和事后措施。

互助应急预案

相邻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享,相互帮助制定的应急预案。这类预案适合于有限的中、小企业以及高风险的大企业,需要高效的协调管理。

应急管理预案

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4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突发公共分四类四级

应急预案

总体预案所称的突发公共,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

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主要分成4类:

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公共卫生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社会安全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经济安全、涉外突发等。

按照各类突发公共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将突发公共分为四级,即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和蓝色表示。

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火灾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和安排。

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企业预案和预案,企业预案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由企业负责,预案由组织制定,由相应级别的负责。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不同可以将预案分为现场预案和场外预案,现场预案又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车间级、工厂级等;而场外预案按事故影响范围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区域级和国家级。

应急预案还可以按照行业来分,比如信息安全应急预案[1]就是有效应对信息安全突发的关键。

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通常完整的企业级应急预案由总预案、程序文件、指导说明书和记录四部分构成。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火灾应急预案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可根据2004年院办公厅发布的《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应急预案框架指南》进行编制。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总则:说明编制预案的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以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全过程为主线,明确事故发生、报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理处置等环节的主管部门与协作部门;以应急准备及保障机构为支线,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

(3)预警和预防机制:包括信息监测与报告,预警预防行动,预警支持系统,预警级别及发布(建议分为四级预警)。

(4)应急响应:包括分级响应程序(原则上按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级启动相应预案),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等11个要素。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保险、事故调查报告和经验教训总结及改进建议。

(6)保障措施: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技术储备与保障,宣传、培训和演习,监督检查等。

(7)附则:包括有关术语、定义,预案管理与更新,国际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部门,预案实施或生效时间等。

(8)附录:包括相关的应急预案、预案总体目录、分预案目录、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

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

1)组建编制队伍

预案从编制、维护到实施都应该有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在预案实际编制工作中往往会由编制组执笔,但是在编制过程中或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2)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⑴法律法规分析

分析国家法律、地方法规与规章,如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与规程,应急管理规定等。

调研现有预案内容包括与本单位的预案,如疏散预案、消防预案、工厂停产关闭的规定、员工手册、危险品预案、安全评价程序、风险管理预案、资金投入方案、互助协议等。

⑵风险分析

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

①历史情况。本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所在社区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地震、飓风、龙卷风等。 ②地理因素。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

③技术问题。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④人的因素。人的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疲劳等。

⑤物理因素。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⑥管制因素。彻底分析紧急情况,考虑如下情况的后果:出入禁区,电力故障,通讯电缆中断,燃气管道破裂;水害,烟害,结构受损,空气或水污染,爆炸,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⑶应急能力分析

对每一紧急情况应考虑如下问题:

①所需要的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

②外部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

③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

3)预案编制

4)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5)预案的实施

应急培训与演习

1)应急预案培训的原则和范围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习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

应急培训的范围应包括:

(1)主管部门的培训。

(2)社区居民的培训。

(3)企业全员的培训。

(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

2)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

基本应急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报警。

(2)疏散。

(3)火灾应急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在具体培训中,通常将应急者分为5种水平,即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

3)训练和演习类型

根据演习规模可以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根据演习的基本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

应急预案里程碑

美国是使用应急预案较早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应急救援还被看做是受灾人的邻居、宗教团体及居民社区的一种道德责任,而不是的责任。1967年,美国开始统一使用“911”报警救助电话号码。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地方、企业、社区等开始大量编制应急预案,不过,尽管如此,大约20%的地方到1982年还没有正式的应急预案。1992年,美国发布《联邦应急预案》(Federal Response Plan)。9·11之后的2002年,将FEMA包括在内的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DHS)成立。2004年,美国发布了更为完备的《国家应急预案》(National Response Plan)。

我国1949年以后,开始经历了单项应急预案阶段,直到2001年才开始进入综合性应急预案的编制使用阶段。

在我国的煤矿、化工厂等高危行业,一般会有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及处理》;公安、消防、急救等负责日常突发应急处置的部门,都已制定各类日常突发应急处置预案;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地震局在重点危险区开展了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1991年完成了《国内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编制,1996年,院颁布实施《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大约在同一个时期,我国核电企业编制了《核电厂应急》,1996年,国防科工委牵头制定了《国家核应急》。

2001年开始,上海市编制了《上海市灾害事故紧急处置总体预案》;2003年9月,由于SARS的影响,北京市发布了《北京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同年7月,院办公厅成立建立突发公共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开始全面布置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我国于2006年1月8日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同时还编制了若干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若干法律法规。截至2007年初,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共制定各类应急预案超过150万件[2]。

随着2006年1月8日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是否已制定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标志着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安全文化的基本素质的程度。作为公众中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一定的安全减灾文化素养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管理知识。

应急概念是对应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危险包括人的危险、物的危险和责任危险三大类。首先,人的危险可分为生命危险和健康危险;物的危险指威胁财产和火灾、雷电、台风、洪水等事故;责任危险是产生于法律上的损害赔偿责任,一般又称为第三者责任险。其中,危险是由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蕴藏意外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危险状态构成。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灾害、环境公害及认为破坏的应急管理、社会、救援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之上。应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子系统:完善的应急政治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应急预案系统

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人口和经济迅速向城市集中。由于城市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具有人口集中、产业集中、财富集中、建筑物与构筑物集中和各种灾害集中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灾害,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这种情况下,突发公共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威胁就表现的日益突出。当前在中国,应急管理也已经上升为国家关注层面。目前突发公共所包含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人民币,公共安全形势严峻。

危机管理过程论认为,危机管理可以分解为如下两个层面和两个阶段:危机前对策——预防减灾和事前准备;危机后对策——快速应对和恢复平常。基于此,从时间脉络上可将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分为预警阶段、准备阶段、应急处置阶段、评估恢复阶段这四个阶段。我们也依据此处理流程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功能。

系统功能与应用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危险性分析内容包括区域内企业、商业、交通运输状况、人口分布状况,该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场所状况等。在我们系统里面,综合描述有所有的这些危险源,提供便捷的查询操作,并能利用缓冲区分析、最佳路径分析等功能风险分析。

预防与预警:

包括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信息报告与处理等等。系统可以调用已有的监控等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危险源;万一有事故发生时,能对比预警条件,根据提示的信息发布程序,将信息迅速发送出去。

应急响应: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条件,调出对应的应急预案,其中规定有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内容,操作人员跟着定义好的应急预案按步操作即可完成响应程序规定的操作;

信息发布:  

通过网络实时发布的动态,统一指挥调度应急救援人员。

后期处置:  

系统可以提供统计分析功能用于评估事故损失以及影响范围与大小,也可方便的修改应急预案并进行保存。在恢复重建阶段,可利用系统进行重建方案的审查与评估。

监督管理

在计算机三维环境中模拟演练应急预案,培训应急队伍,评估预案的可行性。

三维仿真系统在各种应急预案中的应用

如何强化我国重大事故应急演习机制,以开放式演习方式代替照本宣科式的表演性演习方式,积累应急演习的经验,找出应急体系中的弱点,是目前应急体系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应急仿真演练系统通过对各类灾害数值模拟和人员行为数值模拟的仿真,在虚拟空间中仿真灾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人们在灾害环境中可能做出的各种反应;并在演练平台上,在最大限度仿真实际灾害的条件下,开展应急演练。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应急预案。应急仿真演练系统可以用来训练各级决策与指挥人员、事故处置人员,发现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检验和评估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提高应急能力。系统可以使企事业单位能够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协调能力和应急能力,使应急演练科学化、智能化、虚拟化。

1.虚拟演练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种训练模式:预案训练模式和突发训练模式。

预案训练模式是指受训者按照预案规定的内容,各司其职,完整地按照预案执行救援的全过程。预案训练将预案变得可以执行,并形成了一个考核手段。

突发训练模式就是在训练的过程中,由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干预操作,比如:突然设置一次“爆炸”,突然改变“风向”等等。突发的训练是对突发的反应和指挥能力。

2.虚拟演练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场景任务设置模块、角色训练模块、数据查询模块、训练控制模块、记录/编辑模块、考核模块。

a.场景任务设置模块

根据不同的训练目标和任务,为训练提供一个虚拟的训练场景,并在场景内设置相应的灾害或突发事故现象,形成一个逼真的虚拟演练环境。

b.角色训练模块

演练系统提供针对不同角色进行训练的功能。根据登陆的不同角色,系统提供不同的能力和权限。 根据在应对灾害时职责和所需能力的不同,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群众、社会救援力量、现场专业救援力量,指挥中心等

c.数据查询模块

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查询模块目的是方便决策者查询、观看和使用这些数据。系统提供各种工具和功能,可方便对训练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观看和数据查询。

d.训练控制模块

演练环境是由“场景及任务设置模块”初始化设置确定的。但为了提高对突发处理能力的训练效果,需要在训练的途中,添加各种突发。为此系统提供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人为添加和改变演练环境的功能。具体功能包括:天气(外部环境)状况调整、灾情状况调整、救援力量调整、新任务下达、其他突发等

e.记录/编辑模块

记录并能回放整个训练过程,包括所有的细节、处理过程、通讯语音录音等。该模块为训练总结、处置预案生成等提供手段。

f.考核模块

考核分为预案演练考核和突发演练考核。

预案演练考核是根据预案演练的结果,对比已有预案,并产生考核结果。考评结果与演练记录均可进行保存、分发和查询。

突发演练考核是在训练过程中或结束后,可由参加演练评审专家进行实时或事后点评,提供点评和记录工具。考评结果与演练记录均可进行保存、分发和查询。

应急预案的启动与中止

在出现突发的情况下,当实际的灾害情况满足预案中给出的启动条件时,应急预案才可以启动。

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中对于启动的规定是:“突发公共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或者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这个规定就相对原则性,而有些具体的预案可能会规定得非常细致。例如,“在24小时内的降雨超过45毫米时,启动城市排水应急预案”,或“降水量超过每小时20毫米,即启动城区道路排水应急预案”。

根据对以往预案启动情况的了解与分析,可以发现有时候尽管没有达到预案启动的物理条件,但却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此时,如果按照预案启动条件的要求,是不能够启动预案的,但事情却又非常紧急。因此,应该在预案中设置不同的启动条件,包括定量化的条件和很难定量化的后果条件,满足启动的条件之一,即可启动应急预案。

预案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终止。终止条件一般在预案中有事先的规定,通常会是当前的灾害发展态势已经被遏制,或者已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此时,一般性的应对措施就足以完成对的控制,并有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消除,进入全面恢复阶段。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也应该予以撤销[2]。

国家专项应急预案

1、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2、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4、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7、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8、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9、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10、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1、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12、国家核应急预案

13、国家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14、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1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16、国家突发公共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17、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18、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9、国家粮食应急预案(待发布)

20、国家金融突发应急预案(待发布)

21、国家涉外突发应急预案(待发布)院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是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制定的预案。

院部门应急预案

1、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2、铁路防洪应急预案

3、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4、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应急预案 

6、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7、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应急预案

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应急预案

9、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

10、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11、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2、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13、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5、中国红十字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16、国防科技工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8、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9、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0、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1、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22、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3、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24、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5、水路交通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26、公路交通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27、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28、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应急预案

29、农业环境污染突发应急预案

30、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31、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32、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3、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5、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6、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38、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

39、铁路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40、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41、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42、突发公共卫生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

43、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应急预案

44、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应急预案

45、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

46、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

47、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48、司法行政系统突发应急预案

49、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应急预案

50、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应急预案

51、海关系统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2、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53、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4、旅游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5、新华社突发公共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56、外汇管理突发应急预案

5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地方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的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

我国现在从国家层面来说建立了多少个预案

体育 文化 对体育 教育 具有重大的影响,对 体育运动 开展的情况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我整理的学生体育活动方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学生体育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通知》精神。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二、工作目标 通过“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逐步完善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课内外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的时间得到保证,让每天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活泼快乐、健康成长。 三、工作内容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大力营造活动氛围。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升旗、知识竞赛、校园广播站、班会、团会、宣传画、征文、 标语 等形式,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 口号 深入人心。开展“致家长一封信”活动,使“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到校外教育和 家庭教育 中。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宣传、报道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促进活动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2、完善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做保证。各中小学要严格执行国家《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增加体育器材的数量和品种,配全、配齐体育器材,规范器材的使用制度,加快发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3、保证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 学校应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有关学校体育教师配备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课程设置 实施方案 》和小学体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时比例提高的实际,科学核定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保证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的数额。防止因缺少体育教师而削减体育课课时的现象。 全乡各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与健康)课时,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为3课时,高中每周为2课时。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1)、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各学校要注重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面向全体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着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统一与灵活相结合的原则,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一般的体育活动有广播操、 武术 操、校操、素质操、 健美操 、轻器械操、校园集体舞和小型团 体操 ,以及跳绳、踢毽、跳皮筋、游戏、球类活动、轮滑活动等。 (2)、学校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如大型 田径运动 会等;每月要组织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如 篮球 、 排球 、 足球 、跳绳、拔河、踢毽子等项目及趣味戏等。要基本实现面向全体,小学以体育乐园为主体,突出性;中学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鼓励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一项特色的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进而达到“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北方冬季体育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北方冰雪优势开展冰雪竞技体育、冰雪趣味活动、冰雪户外健身活动等。 (4)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推动全市体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活动。教育局坚持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篮球、 乒乓球 比赛、 长跑 比赛,每三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会。 (5)创建特色体育活动第二课堂,成立校内田径队、篮球队等,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帮助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5、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 毕业 升学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及时把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反馈给家长,对学生的'体质状况的差异提出好的解决 方法 ,督促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各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要稳定在90%以上,良好率达到30%以上,优秀率达到15%左右。按照要求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2)每年10月份对全市中小学校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抽测。 6、加强专项督导评估,进行阶段性 总结 表彰。 教育局督导室与基础教育科将联合进行“阳光体育运动”督导评估工作,将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的评比活动,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不开展或不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执行国家课程、不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学校,要在全市通报批评。 四、组织领导 为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保证活动落到实处,教育局成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各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加强活动的统一领导,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校长要亲自动员和号召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会要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2)要认真组织学习近几年,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本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的学习和体育锻炼两不误。 各中小学校要科学制定“阳光体育运动”,使文化课教学和体育锻炼安排合理,保证文化课教学圆满完成,“阳光体育运动”又有效开展。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优质服务。 4、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安全保障。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各项保障 措施 。各项体育活动要做到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同时要有完善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具体的突发应急措施,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生体育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把学校体育运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掌握提高同学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生长这个核心,充沛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同学全面和谐发展。 二、工作重点 1、激发体育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实质不在于传授身手,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的老师,同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同学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同学能否通过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关键在兴趣。我校紧紧抓住同学活泼好动、追求新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2、处置好活动与学习的矛盾。①让同学在规定的时间玩规定的体育项目;②不规定的活动项目必需在完成作业或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玩,否则,发现后前两次批评,第三次就把他从体育兴趣小组中除名。 3、抓好常规工作。一是要求各位老师上好两课,做好两操;二是坚持开展评比活动——每天坚持开展课间操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问操竞赛。 4、做好宣传工作。我们通过小雏鹰广播站、固定宣传栏大力宣传体育活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益处。对在体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报道褒扬。 三、具体措施 健康是学习的保证,本学期我校将取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保证同学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1、要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口号,掀起同学体育运动的`热潮,努力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保证让每一名同学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2、每天课间操、课间舞外,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同学自由参与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如打篮球、乒乓球、 羽毛球 ,下棋、踢毽子、仰卧起坐、扳手腕、跳绳、 跳高 、 跳远 、赛跑等等。体育兴趣活动我们做到“三不五尽量”,不轻易否定同学,不挖苦呵斥同学,不放弃一个同学;尽量提高同学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尽量激发同学体育活动的兴趣,尽量把同学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无边无际的运动空间,尽量为同学营造一片自由锻炼的空间,尽量宽容对待同学在活动中出现的合理的挫折失败,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体验体育锻炼和胜利的快乐。 3、按时让同学做好两操,检查人员进行巡视,确保两操的顺利进行。 4、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体育课的监查力度,确实上好体育课。 5、每天进行自由体育课外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白班的特色项目为主进行活动。各班设立一个平安督导员配合学校的检查人员负责活动平安。 6、把坚持锻炼这个习惯的养成列入学校的好习惯评比之中。 7、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依法保证同学睡眠的权利,减轻同学的课业负担,真正把课外时间留给他们,确保每个小同学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我们全校教师将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我们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去关爱每一个小朋友,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学生体育活动方案3 一、活动主题 五月,阳光体育。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大学的业余生活,给大家一个体现团队精神及凝聚力的空间,在活动中让大家增进友谊,从中学会团结,培养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打造一个我专业同学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我专业组织开展“五月”体育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构建团结友爱的校园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发扬团结向上,努力拼搏。 三、活动单位 活动参与者; 四、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1、购买简单的体育用品,如毽子绳,羽毛球等。 2、由班级中 爱好 晚上运动的同学带动寝室的人晚上出去运动。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每天晚上8点以后,在班群里呼吁大家出去运动,想要玩什么的,一起找人组团。比如,想要踢毽子,打羽毛球,跑步。 五、活动意义 推进同学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增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更有利于打造和谐班级环境。 六、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如遇活动期间天气的变化,我们将另行通知。 2、活动时注意安全,由各班体委维护安全秩序。 学生体育活动方案4 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时有效处置大型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限度保证球员及观众人身安全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 策划书 。 一、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区体育局在区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落实应急处置工作的各项事项。 2、快速反应,科学应对。根据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突发的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处置突发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突发,确保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3、系统联动,整合。按照条块结合、整合的要求,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的作用;充分依靠和利用各相关部门应急指挥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等的协助作用。 二、现状与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突发是指大型体育活动的开展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运动员、观众人身安全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适用于发生在我区大型体育赛事专项活动安全的应急预案。 三、应急处理机构 由本单位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以主要领导为应急负责人;分管领导为分管负责人,具体比赛项目的负责人为应急保卫组长。发生突发公共,应急负责人须向区人民有关部门 报告 ,经区人民负责应急工作的部门授权,被授权人启动本级应急预案,协同有关部门做好应急保障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防预警行动 1、行动方案 组委会认真履行应急工作职责,按照本预案工作原则和要求,督促参赛组织,落实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配合赛区公安部门做好可能突发公共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2、行动重点 防范人员踩踏伤亡、防范爆炸、防范火灾、大型体育赛事预防与应急工作的重点。 3、场所设施 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的场地、通道、设施、环境必须符合国家公安、消防有关安全要求,保障人员紧急疏散和抢险、救援工作的应急需要。 4、协调运行 根据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可能发生突发公共的.性质及特点,组委会组织协调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对各项应急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保障应急组织人员到位、措施有力、救援物资充足。 五、指挥和控制 1、统一指挥 大型体育比赛活动突发公共的应急指挥与控制工作要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认真执行报告、请示制度和预案确定的决策程序,各级组织机构工作任务要明确,每个环节要有确定的负责人,现场指挥工作要扁平化,减少环节,指令准确无误,组织行动迅速,各方配合协调,应急处置急而不乱、快而有序。 2、现场指挥 大型体育赛事活动突发公共应急工作的现场指挥要以属地化为主,区人民授权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3、群众人身安全 处置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突发公共,首先要保证群众的人身安全。疏散现场群众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方式、方法、路线进行,并有专人指挥和引导,积极维护和保障现场秩序。对身处危险区域的人员须取紧急救援措施,实施救援的同时要注意掌握现场人员情况、及时清点人数,防止遗误。 4、应急人员安全 按照应急预案任务分工,应急工作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和应急处置程序,服从现场指挥调动,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工作,避免或减少应急工作人员出现伤亡事故。 六、 总结报告 组委会应在应急工作结束后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形成总结报告,认真总结 经验 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体育活动方案5 一、活动宗旨 积极、向上、团结、奋进、运动、健康,在读书月里,我们不仅要有好的头脑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系列精品活动(eg:迎面接力、跳长绳、拔河),为广大喜好体育运动的同学开辟一方展示青春活力,show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 二、活动目的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读书月里,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头脑还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倡导时尚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纺院运动水平的提高,通过拔河,迎面接力,跳长绳比赛,发扬团队精神,增强组织凝聚力,为广大同学搭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们体会有纪律有组织的集体力量。 三、赛事组织 本次比赛由纺织分院体育部组织和纪律部联合组织 四、比赛地点 足球场 五、比赛时间 13日(周五)、20日(周五)、27日(周五)下午3点30分 六、参加要求 1、以班为单位组成各参赛队伍 2、各班限报领队1名 七、拔河比赛规则(时间13日15点30分) 1.报到: 比赛开始前,各队领队必须把队员带到指定场地,并向纪律部工作人员签到,无参赛队伍按照比赛场次安排准时到场参加比赛,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换场次的,请提前告知体育部。 2.队员人数的规定: 每一拔河队上场比赛队员20人,每队位男、女各10人。如班里的男生人数不够,可以三个女生代替两个男生或两个女生代替一个男生。 八、比赛方法 1)比赛分淘汰赛、半决赛和决赛等三个赛程,三局两胜制。 2)淘汰赛:是同专业的大一、大二的班级进行比赛,共18队,胜出9组。(9号队直接晋级)。 3)半决赛:由队长进行抽签分组(9号队直接晋级)淘汰4组胜出5组,继续抽签(5号直接晋级)最后胜出的三组进行前三排名赛 4)决赛:用三局两胜制,胜者为总冠军。 九、跳长绳比赛规则 以班级为单位,一队十个人跳,两个人甩长绳,在一分钟内看那个队跳的多就胜出,取前三名。 十、迎面接力比赛规则 以班级为单位,一队十个人(男5名,女5名)距离50米迎面接力,时间短的`队伍胜出。 十一、注意事项 略

学生体育活动方案五篇相关 文章 : ★ 校园户外活动方案五篇 ★ 学校集体户外活动方案五篇 ★ 体育活动策划范文五篇 ★ 大班体育活动方案5篇 ★ 适合低年级的体育活动5篇活动方案汇总 ★ 小学体育活动方案集锦5篇 ★ 体育比赛活动方案五篇格式 ★ 体育活动方案范文3篇 ★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5篇精选 ★ 学校学生课外活动方案五篇

四川省“十二五”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第四章 基础建设

为楼主找了一下资料,收集到国家级的应急预案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1.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2.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3.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4.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7.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8.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9.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

 10.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1.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12.国家核应急预案

 13.国家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14.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15.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16.国家突发公共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17.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18.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9.国家粮食应急预案

 20.国家金融突发应急预案

 21.国家涉外突发应急预案

可能会有不全面之处,但希望可以帮到你

湖北省突发应对办法

——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工作领导与指挥体系。地方对本行政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负总责,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部门(单位)是本部门(单位)应急管理的工作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领导应急管理工作“一岗双责”,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突发应急处置工作。突发发生后,根据需要,建立党、政、军、武警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应急指挥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

——建立健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突发应急处置制度。省、市(州)、县(市、区)分别负责重大以上、较大、一般突发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重大以上突发发生后,事发地各级应立即组织先期处置并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市(州)、县(市、区)是突发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的应对处置工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各自的职能职责,参与相关类别突发的应对处置工作。

——建立健全规范高效、运行有序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及其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或明确办事机构,落实专兼职人员,充分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切实解决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装备等问题,努力为应急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建立健全突发应急管理调查评估制度。按照《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大以上(含重大)的各类突发应急处置结束后,由省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对事发地市(州)、县(市、区)在发生前的预防预警、日常应急管理、发生后的应急响应与处置、造成的影响损失、的原因性质等进行综合调查评估。各市(州)、县(市、区)根据突发级别,分级建立应急管理调查评估制度 。 ——强化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对各类突发信息的统一归口管理,严格按照突发信息报送时限、范围、内容和程序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信息,不得迟报、漏报和谎报、瞒报。健全完善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军队之间突发信息交流机制,强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

——依托村社工作人员和整合现有的灾害隐患监测员、驻矿安监员等各类人员,建立基层专(兼)职突发信息员队伍,并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分别配备1名专兼职突发信息员。

——整合“119”、“110”、“120”、“122”等各类公众信息接报平台,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互联互通机制,形成以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为汇集点的公众信息接报平台网络。以互联网为载体,在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建设面向社会公众的突发信息接报平台,实行统一接报、分级核实、及时反馈,鼓励社会公众及时报告各类突发信息,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建成开通四川省突发信息公众接报平台。

——建立完善省级自然灾害信息发布平台,结合实施“数字减灾”工程建设,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建立健全突发预警信息快速播发体系,拓宽传输渠道。加强偏远高风险地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基层信息员的作用,结合鸣锣、吹哨、村级广播等传统方式,减少信息覆盖盲区,切实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坚持信息公开、正面引导,按照及时主动、公开透明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实行处置与新闻报道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尊重公民知情权。完善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新闻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突发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加强现场媒体服务与管理,开放有序组织媒体访;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在全省应急预案体系已基本建立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重点推进应急预案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制定完善医院、供水、供气、供电等生命线工程以及能源、通信、运输、粮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应急预案,所有重大节庆活动、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都必须制定应急预案,真正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负责对本级及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突发应急预案实施统筹管理,做好预案编制的指导、衔接、备案等工作,并建立各类应急预案适时修订制度,强化通过修订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突发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13年底前,完成全省所有应急预案的修订。

——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依托有关部门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地震救援、公安消防、森林草原防火、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矿山救护、卫生防疫、危险化学品救援、环境应急、民航应急、水上搜救、反恐指挥等演练设施建设,组织开展综合及各类专项预案演练,提高应对处置各类突发的实战能力。县级以上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综合应急演练;乡镇、街道办事处、基层组织和单位每年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组织开展以逃生避险为主的应急预案演练。 ——整合利用现有的系统办公业务和各有关部门(行业)的专业系统,建设省、市(州)、县(市、区)应急指挥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格式要求,实现省与院、省直相关部门和各市(州)、县(市、区)之间的互通互联。到2015年,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全面完成省、市(州)和县(市、区)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形成纵横相连相通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实现值守应急、信息汇总与发布、整合与共享、综合研判 、指挥调度、会商、决策和总结评估等功能,为预防处置各类突发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共建共享、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以各级应急指挥平台和部门专业应急平台为载体,整合利用各市(州)、县(市、区)及省直有关部门的信息,建立集统计、查阅交换、更新维护等信息数据准备、共享与交换系统,为突发预测分析、预案编制、处理、指挥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十二五”期间,分阶段完成省级应急基础数据库的信息数据录入、省直部门专业信息数据库的互联互通和各市(州)应急数据库建设;到2015年,全面完成覆盖到县(市、区)的数据库网络建设。

——完善提升公安、卫生、民政、国土、安全监管、环境保护、铁路、交通、农业、水利、林业、地震、气象等专业应急平台功能。加强省和市(州)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矿山、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生产应急信息,形成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加强县以上公安指挥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成都市以及其他敏感区域城市反恐应急能力。加强突发环境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实现对重特大突发环境的应急协调和指挥功能。健全省和市(州)公共卫生应急信息与指挥系统,统筹区域医疗,实现对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中毒、紧急医疗救援等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建立省、市(州)和重点县(市)突发地质灾害远程会商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集、传输和科学决策。初步建成覆盖全省的地震灾情速报网络,进一步完善提升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拓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应急协调指挥功能,提高现有畜牧系统的动物疫病疫情应急协调指挥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省信访、物价以及能源、粮食、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病虫害防治等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置功能。 ——健全紧急情况下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补偿机制和应急车辆绿色通道制度,加强突发发生区域的交通管制与疏导。整合利用驻川工程部队、地方企业的大型机具、特种设备,建立相关数据库,完善紧急调用机制,发挥其专业设备和技术优势,提高因灾损毁道路、桥梁的快速抢通保通能力。充分发挥交通战备保障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完善交通战备保障与紧急运输保障的协调联运机制,提高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危险发源地的通达能力。

——健全完善公路、水路运输能力紧急调度机制,逐步在全省建立起运力集结、补给、医疗救助、车辆维修的交通应急救助网络,充分发挥现有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系统的紧急运输保障能力。依托省内现有大型运输企业,建立紧急运输服务基地。补充完善重要公路和水路交通枢纽的工程抢修装备,提障及修复能力。加强紧急运输保障队伍建设,以地方道路客货运输骨干企业为依托,建立紧急运输保障车队、船队,完善指挥调度协调机制,有效保障应急物资抢运和旅客疏散。加强重点林区、城中村的消防通道建设。

——建立空中运输、铁路运输紧急协调、调用和补偿机制,简化调用程序。加强与驻川空军、陆航部队、民航管理部门、航空运输企业和铁路管理部门的协调衔接,建立关系密切、运转高效的空中和铁路紧急运输保障机制。 ——健全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机构间通信网络,增加补充各级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队伍配备的适用通信装备,完善公众与专用、保密与非保密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体系。

——增加移动发电设备等应急通信电源配置,保障应急供电需求。加强公用通信安全保障,提升网络抗毁能力。到2015年,基本实现网间关口局多路由、多节点保护,骨干线路双路由保护,本地业可迂回。

——进一步拓展公众通信网络紧急呼叫优先接通、互联互通以及终端用户定位等功能。充分利用四川机动通信局、四川移动应急通信局、公安厅、省人防办、省安全监管局(四川煤监局)的应急通信装备,发挥四川联通应急保障大队等专业保障队伍的作用,新增一批机动通信应急装备,提高重特大突发现场的实时通信保障能力 。

——加强公用应急通信网络未覆盖区域的专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确保应急通信所需。补充完善有关部门现有应急通信系统,并根据自身需要增加保密通信设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按标准配备适用的卫星通信、集群通信等无线通信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各地区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络,构建各级应急管理机构间的指挥调度通信网络,实现省、市(州)和县(市、区)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的连接。统筹规划各专业部门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以专业应急通信为主、公用应急通信为支撑,形成快速搭建现场应急通信平台的能力。

——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区域特点和应急通信的薄弱环节,推进实施乡村应急通信系统完善工程,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现有的乡村通信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并将其作为农村区域通信应急保障系统,储备对应的通信终端,适当增加卫星电话等配置,保证应急通信所需。 ——大力开展防灾救灾应急科普知识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的宣教活动,提高应急科普知识普及率。每个县(市、区)至少选择1个基础设施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的教育培训单位作为应急科普宣教基地,对公众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同时作为应急志愿者培训基地,各级公安、安全监管、地震、环境保护、卫生等部门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志愿者培训。加强大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将应急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急演练。将应急知识作为职工在职培训和就业对象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应急知识宣传和安全教育。

——加强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对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在相关栏目、专题中刊播应急知识。利用各种科普活动月、宣传周、宣传日和灾害纪念日等,取举办讲座、布设展板、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动宣传车、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开展防灾救灾等应急知识科普宣传活动。依托现有的科技馆、地震遗址纪念馆等,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到2015年,全省公众应急知识的宣传覆盖面达到90%以上。

——依托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部分高校和省安全生产科技中心等,增加应急培训相关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建设省应急管理培训基地,每年举办1—2期全省应急管理培训班,对全省市(州)和县(市、区)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干部等进行应急管理培训。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及远程教育系统,对重点企业、街道、乡村、学校和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省、市(州)、县(市、区)分级建设应急互联网站,形成面向公众的应急知识宣传平台体系。

——从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中遴选一批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急管理教学骨干和兼职教师,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

——根据国家应急管理培训指导纲要,参照国家应急培训教材,结合我省实际,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干部需要和不同工作岗位要求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

——建立应急管理国内外培训交流与合作机制。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国内外应急管理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川讲学,定期安排应急管理人员赴国内外学习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应急管理经验,提高预防处置突发的能力。 ——结合全省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大力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开展应急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加速推进已有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切实加强应急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围绕预防处置四大类突发,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检测检验机构,争取和建设一批具备应急快速检测检验、分析和模拟仿真计算能力的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等科技平台,整合现有科技,优化科技力量布局 。

——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有关单位联合攻关,围绕预防处置四大类突发,重点加强对气象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煤矿瓦斯爆炸、天然气气井井喷、油气管道泄露和爆炸、突发环境、重大疫病疫情、植物病虫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突发社会安全等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等技术研究,提高早期发现、防范和处置能力;开展地震、火灾、煤矿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交通运输事故、群体性中毒、重大疫病疫情、综合减灾等关键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健全城市防灾及应对突发社会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城市综合防灾与保障新技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应急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有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急装备研发工作。

——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建立健全我省应急能力评估、应急救援绩效评估、各类应急人员资质管理等标准规范,完成应急通信互联、信息交互和共享、应急分类及配置等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工作。

——加强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省、市(州)、县(市、区)分别组建专家队伍,完成专家信息收集、分类建档和组建专家组等工作,建立相应数据库和专家信息共享机制,形成分级分类、覆盖全面的应急专家信息网络。完善专家参与预警、指挥、救援、救治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决策咨询机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等活动。

急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的资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提高处置突发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突发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

本办法所称突发,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第三条 突发应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突发应对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纳入目标管理与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第四条 县级人民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共同负责。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应急预案,指导、协调下级人民及其有关部门、派出机构做好相关突发应对工作。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依法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信息报告、先期处置等应对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依法履行法定义务,配合和支持突发的应对工作。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设立应急管理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民主要负责人担任。应急管理委员会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承担其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以及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明确承担应急管理职责的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编制突发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突发应对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各级财政的预备费应当优先保证应对突发的需要。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建立突发应对工作专业人才库,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为突发应对工作提供分析评估和决策咨询。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并与相邻地区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突发应对能力。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制定突发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突发部门应急预案。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以及其他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突发应急预案。

集会、庆典、会展、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和大型宗教活动的主办单位以及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保障应急预案。

江河、桥梁、隧道、大坝、地铁、机场、高速公路、客(货)运枢纽等重要场所的主管单位,应当结合实际,制定突发应急预案。第十条 各级人民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上一级人民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本级人民或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应急预案落实情况的管理。应急预案每3年进行一次评估,并根据情况发展和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大型群众性活动和大型宗教活动举办之前,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实战应急演练。

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人民及其部门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根据灾害特点,选择重点区域,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灾害区域内单位和群众参加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演练;并经常组织开展防汛、地震、消防、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应急演练。

学校幼儿园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第十三条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需要,统筹规划应对突发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设备不符合突发应对需要的,当地人民、相关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制定改造方案,逐步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并向社会公告;根据处置突发公共卫生的需要,建立或者确定隔离治疗和观察场所。

院部门应急预案(待发布)

1.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2.铁路防洪应急预案

3.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4.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5.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应急预案  

6.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7.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应急预案

8.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突发应急预案

9.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

10.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11.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2.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应急预案

13.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14.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5.中国红十字总会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16.国防科技工业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7.建设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8.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9.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0.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21.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22.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3.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

24.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5.水路交通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26.公路交通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27.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28.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应急预案

29.农业环境污染突发应急预案

30.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

31.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32.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3.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5.陆上石油天然气储运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6.海洋石油天然气作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37.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38.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

39.铁路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40.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41.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42.突发公共卫生民用航空器应急控制预案

43.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应急预案

44.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应急预案

45.煤电油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

46.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

47.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48.司法行政系统突发应急预案

49.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应急预案

50.公共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突发应急预案

51.海关系统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2.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53.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4.旅游突发公共应急预案

55.新华社突发公共新闻报道应急预案

56.外汇管理突发应急预案

5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以上国家都有对应的预案,百度即可查询。不知你所说的是何种事故的预案?